1. 爱玩数码首页
  2. 投稿

“国家囤粮”的结果是什么?植物油出口国宣布:禁止食用油出口

面对即将到来的粮食风暴,不仅进口国战栗,就连传统粮食出口国也开始收紧腰包,将国内口粮放在首位。

据报道,印尼4月22日突然宣布禁止食用油出口。

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周五宣布,所有食用油和棕榈油产品的出口禁令将于 4 月 28 日生效。

维多多在电视广播中表示,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在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后,国内市场仍能保持充足供应,并指出:

我将对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,使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充足、价格合理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食用植物油出口国,印度尼西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因此,出口禁令一经出台,便掀起千层浪,迅速点燃全球石油市场。

芝加哥商品交易所(CBOT)的豆油期货飙升至历史新高。国内夜市开市后,三大油脂全线上涨。棕榈油一度涨逾7%,豆油、菜籽油涨逾3%。

面对大涨的行情,不仅多头喜出望外,不少业内人士也难掩担忧。

这一消息肯定会引起混乱……最大的生产商禁止出口棕榈油产品,将为已经紧张的全球植物油供应增加更多不确定性。

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下,全球食用油市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。黑海地区最初被用作全球食品篮,占全球葵花籽植物油出口量的 78%。然而,冲突爆发后,物流受阻,农产品运输困难,高昂的附加保险费令船东望而却步。

除印尼禁令外,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主要食用油出口国也纷纷上调食用油出口税。与此同时,摩尔多瓦、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已禁止部分食品出口。

而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,各国都开始“囤粮”,后果会是什么?

“国家囤粮”的结果是什么?植物油出口国宣布:禁止食用油出口-1

恶性循环开始

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就“囤粮”的后果给出了详细分析:

农产品贸易趋紧会相互传染,产生传导效应。需要小麦的国家拿不到小麦,将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整体恐慌,引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,粮食滞销。与工业品贸易相比,全球农产品的自由贸易水平并不高。这场危机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,各国将寻求自我保护,形成恶性循环。

斯伟解释说,食品贸易不同于工业贸易,涉及的农业利益复杂,不仅涉及国内农民的利益,还可能影响粮食安全,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是相对完全的自由贸易。

工业贸易按照贸易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,优化资源配置。比如工厂外包给劳动力资源便宜的海外国家,但农产品不能这样。它们受限于自身资源,依赖于资源禀赋约束。

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资源禀赋有一些共同点,如土地面积大、耕地丰富,而粮食进口国是贫穷国家和人口多地少、发展迅速的中国。发展中的经济。因为农业事关生死存亡,各国都比较谨慎,每年能真正实现全球农业自由贸易的粮食份额并不多。

地缘政治冲突之下,小农自贸也受到冲击,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。

食品价格加上能源价格飙升,将进一步“火上浇油”,加剧全球高通胀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