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爱玩数码首页
  2. 投稿

美与丑的辩证关系《审丑:万物美学》

生活中从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

罗丹这句话,现在常常被人们借鉴,用来佐证:人世间万事万物,都有各自的美好,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人间处处皆风景。

然而,这句话意境虽然很美好,却不能掩盖一些丑陋的真相。人们依然会用挑剔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,面对一些身体的部位的残缺、面容的不完美时,指摘——无可避免。

我时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可爱的小姑娘,为了让自己的面容符合大众的审美观,选择在脸上动刀子整形,的确有一些人变漂亮了,可是依然有很多人达不到世人严重的审美标准。

那么,不符合世人什么眼光的事物还有必要存在吗?

史蒂芬·贝利在他的作品——《审丑:万物美学》中对美和丑进行的辩证的分析和论述,让人将对美和丑的定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。

开篇他便将自己对“丑”的感受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,让人通过文字较为客观地理解他对审美的看法和见解。他另辟蹊径,从“审丑”这个角度入手,结合西方的绘画、摄影、设计等艺术表现手法谈审美,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。

史蒂芬·贝利在书中首先谈及“完美究竟存不存在”这个话题。

在不了解他的观点的时候,我认为,并没有广泛存在于大众认知中的“完美”。

因为,每个人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,由于家庭出生、成长环境、受教育程度等外界影响,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可能完全统一,有人认为一样东西“美”,并不能代表他人也对这样东西的美感有同样的认知。史蒂芬·贝利提到的《:灵魂深处》中的动画形象因为“完美到令人不安”而引发评论界的狂轰滥炸,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。

当年看到《最终幻想:灵魂深处》的花絮时,我个人并不觉得那些人物造型完美,反而觉得很假,当一样事物有了统一的标准、被量化实现,就失去了天然美的意义,流于工业化的俗套。

当现在的3D动画师将不完美融入创作,我们看到的作品就多了生命力和人气儿。比如:360度美丽无死角的动画人物脸上加上一颗痣,就给人逼真的感受。

我记得《一千零一夜》里面夸青年男女美丽,就经常说“他脸上的痣,就像玫瑰花的黑籽”,这颗痣其实是一种画龙点睛的存在了。

因此,我觉得完美与否,其实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,什么样的审美决定什么样的完美。

接着,史蒂芬·贝利把审丑的话题拓展到艺术、哲学等领域。

从达尔文对文化和表情关系的研究,到达芬奇创作避免肉欲性感的内蕴,再到震颤派教徒无意中推进风雅艺术的发展,历史在逐步通过对丑的摒弃强化美的概念,通过美的定义,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“丑”。

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说,审丑的过程推动了审美能力的提升。丑和美互相衬托,它们是一对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调和的孪生兄弟。

史蒂芬·贝利还指出了审美和数学的内在关联。

比例之美的法则背后是一套数学公式。比如美学界公认维纳斯很美,维纳斯的美之一便在于她拥有完美的黄金分割点。

黄金分割点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,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。这个比值是一个无理数,用分数表示为(√5-1)/2,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.618。

简单用公式表达就是:

(1-0.618)/0.618≈0.618

如果,你认为维纳斯诞生的年代已经距离现在很久远,那么,你可以看看身边的物品是不是都有比例。比如:我们日常用到的纸张,是可以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:16K、8K或4K等;又比如我们常看到的屏幕,也有常见的比例:4:3或16:9等。

因此,数学是表达和衡量审美的一种途径,大众化的审美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经过大浪淘沙后以数学的形式来对审美进行量化,既是心之所向,也是约定俗成。

《审丑:万物美学》用富含内在逻辑的大量案例,对美学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和探讨,提出了很多新颖有趣的观点。它对人们的审美提出了疑问,也对评价美和丑的标准进行了独到的解读,阅读的过程不亚于经历一场头脑风暴。

生活中,美和丑是相生相克的,也是无处不在的,当你看完《审丑:万物美学》,或许会注意到身边美或丑的不同细节,有一番全新的感受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